当前位置:首页>>妇科疾病
如何为宝宝选择益生菌?看菌株而非菌种
- 合肥长庚医院 时间:2025/11/12 编辑:合肥长庚医院
- 点击免费咨询
-
引言
在婴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肠道健康是基石,而益生菌则被誉为“肠道健康的守护者”。当宝宝出现消化不良、腹泻、便秘或过敏等问题时,许多家长会考虑使用益生菌。然而,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产品,如何选择成为了一大难题。一个核心原则是:为宝宝选择益生菌,关键在于认准特定的“菌株号”,而不仅仅是模糊的“菌种”。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如何科学地为宝宝挑选益生菌。
菌种、菌株与菌株号:理解关键区别
菌种:是一个大的分类,好比人的“姓氏”。例如,“鼠李糖乳杆菌”是一个菌种。
菌株:是菌种下的具体分支,具有独特的遗传特性和功能,好比“姓氏”下的“个人名字”。
菌株号:是每个菌株独一无二的“身份证号码”,通常由字母和数字组成。例如,“鼠李糖乳杆菌GG”中的“GG”就是菌株号。
核心要点:不同菌株的功能天差地别。例如,同是鼠李糖乳杆菌,只有GG株(LGG)等特定菌株被充分研究证明对婴幼儿湿疹和腹泻 。因此,只看菌种不看菌株号,选择是盲目且无效的。
针对不同需求,选择经过验证的特定菌株
益生菌的作用具有高度的“菌株特异性”和“功能特异性”。家长应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选择对应研究证据充分的菌株。
预防与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推荐菌株:布拉氏酵母菌CNCM I-745,鼠李糖乳杆菌GG(LGG)。
用法:在服用抗生素期间及之后一段时间使用,需与抗生素间隔2-3小时服用。
婴幼儿湿疹(特应性皮炎):
推荐菌株:鼠李糖乳杆菌GG(LGG),鼠李糖乳杆菌HN001。对于过敏高风险婴儿,母亲在孕晚期和哺乳期服用,或宝宝直接补充,可能有助于预防和减轻湿疹。
预防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与喂养不耐受(早产儿):
推荐菌株:乳双歧杆菌BB-12,鼠李糖乳杆菌GG(LGG)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功能性便秘:
推荐菌株:乳双歧杆菌BB-12 有一定证据支持。
缓解乳糖不耐受:
推荐菌株:嗜酸乳杆菌NCFM(较常用于成人及较大儿童),但一般更推荐直接补充乳糖酶。
选择产品的其他关键要素
除了菌株,还需关注以下方面:
活菌数量:通常以“CFU(菌落形成单位)”表示。产品应标明保质期内的活菌数,一般建议每次补充在数十亿CFU级别。数量不足则效果大打折扣。
配料表:越简单干净越好。选择不含 unnecessary 的蔗糖、香精、色素、奶粉(对于牛奶过敏的宝宝尤其重要)等添加剂的产品。
剂型:对于婴幼儿,滴剂和粉剂是更安全方便的选择,易于与奶、辅食混合。片剂和胶囊不适合小宝宝。
储存条件:看清是需冷藏还是常温保存,并严格按照说明储存,以保证活菌活性。
正确使用益生菌的注意事项
并非万能补品:益生菌主要用于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对特定问题有辅助作用,不能替代药物治疗,也不能“提高免疫力”的笼统概念。
咨询医生:在给宝宝使用前,特别是新生儿、早产儿或有免疫缺陷的宝宝, 先咨询儿科医生的意见。
坚持服用:益生菌在肠道内定植是有时限的,通常需要连续服用一段时间(如2-4周或更久)才能看到效果。
冲泡水温:如使用粉剂,应用不超过40°C的温水或奶液冲调,以免高温杀死活菌。
结论
为宝宝选择益生菌,是一次精准的营养干预。请牢记“看菌株号”这一黄金法则,根据宝宝的具体健康需求,寻找有充足科学证据支持的特定菌株。同时,仔细审视产品的活菌数、配料表和剂型。通过科学、理性的选择,才能让益生菌真正成为守护宝宝肠道健康的得力助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