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妇科疾病
女性盆底重建手术的适用情况与术式选择
- 合肥长庚医院 时间:2025/11/14 编辑:合肥长庚医院
- 点击免费咨询
-
引言
盆腔器官脱垂(POP)是困扰中老年女性的常见问题,当子宫、膀胱、直肠等盆腔器官因其支撑结构(盆底肌肉、筋膜)松弛而从正常位置下降,甚至脱出阴道口时,称为脱垂。对于中重度脱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的患者,盆底重建手术是恢复解剖、 功能、提升生活质量的 手段。
盆底重建手术的适应证
并非所有盆腔器官脱垂都需要手术。手术通常适用于:
脱垂达到或超过阴道口(POP-Q分期Ⅲ期及以上)。
伴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且保守治疗(如盆底肌训练、子宫托)效果不佳或无法耐受。
下坠感、腰骶部酸痛。
看到或感觉到阴道口有肿物脱出。
排尿异常:如排尿困难、压力性尿失禁、尿不尽感。
排便异常:如便秘、排便费力、需要手助排便。
性生活质量下降。
盆底重建手术的核心目标与术式分类
手术目标是恢复盆腔器官的正常位置和功能,缓解症状,并尽可能维持或 阴道功能。根据路径可分为:
经阴道重建手术:
优点:无腹部切口,创伤小,恢复快。
常用术式:
阴道前后壁修补术:修复膀胱膨出(前壁)和直肠膨出(后壁)。
骶棘韧带固定术(SSLF)或宫骶韧带悬吊术(USLS):用于悬吊脱垂的阴道顶端(子宫切除后或保留子宫者),是效果持久的经典术式。
经腹重建手术:
优点:耐久性好。
常用术式:
骶骨固定术:被认为是治疗顶端脱垂的“金标准”术式。通过将一个人工网片桥接于阴道顶端与骶骨之间,实现强有力的悬吊。可经开腹或腹腔镜完成。
闭孔肌尿道中段悬吊带术(TVT-O):
主要用于合并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可与脱垂修复手术同时进行。
关键决策点:是否使用网片?
这是盆底手术中一个重要且需权衡的议题。
使用自身组织修补:
优点:无异物反应、无网片相关并发症风险(如侵蚀、暴露、疼痛)。
缺点:对于重度脱垂,远期复发率可能高于使用网片者。
使用合成网片或生物补片:
优点:为修复提供更强的支撑,能降低解剖学复发率。
缺点:存在网片侵蚀、暴露、感染、挛缩、慢性疼痛等特有风险。目前,经阴道放置合成网片因其风险已被严格监管,多用于复杂、复发性脱垂且患者充分知情同意的情况下。
现状:经腹骶骨固定术使用的网片,因并发症风险相对较低,仍是主流选择。
不同脱垂部位与术式选择举例
顶端脱垂(子宫或阴道穹窿脱垂)为主:可选骶骨固定术或骶棘韧带固定术。
前壁膨出(膀胱膨出)为主:可行阴道前壁修补术,若为复发性或重度,可能考虑使用生物补片加强。
后壁膨出(直肠膨出)为主:行阴道后壁修补术。
合并压力性尿失禁:同期行尿道中段悬吊带术。
术前评估与术后康复
全面评估:包括POP-Q分度、尿动力学检查、评估合并症等。
充分沟通:患者需与医生详细讨论手术目标、各种术式的利弊、尤其是网片使用的风险与获益。
术后护理:避免重体力劳动和便秘,术后一段时间内禁止性生活,坚持盆底肌训练以巩固手术效果。
结论
盆底重建手术是一项精细且个体化要求极高的技术。手术方案的选择,需综合考量脱垂的部位与严重程度、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性生活需求以及对网片的态度。通过与盆底专科医生进行深入、坦诚的沟通,共同决策,才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手术方式, 地恢复解剖与功能,重获健康与自信。
上一篇:
子宫腺肌病的保守治疗与手术抉择
下一篇: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防治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