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妇科疾病
子宫内膜炎:慢性炎症对生育的潜在影响
- 合肥长庚医院 时间:2025/11/20 编辑:合肥长庚医院
- 点击免费咨询
-
导语: 子宫内膜炎是子宫内膜的炎症性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其中,慢性子宫内膜炎(CE)因其症状隐匿,却与不孕、反复种植失败和复发性流产密切相关,近年来日益受到生殖医学领域的高度关注。
一、 急性与慢性子宫内膜炎之别
急性子宫内膜炎: 多由上行感染(如分娩、流产、宫腔操作后)引起,病原体明确,起病急,有发热、腹痛、脓性白带等急性感染症状。
慢性子宫内膜炎(CE): 特点是子宫内膜间质中存在浆细胞浸润,是一种持续、低度的炎症状态。其症状常不典型或无症状,诊断依赖于组织病理学。
二、 CE的病因与高危因素
感染因素: 常见病原体包括链球菌、大肠杆菌、衣原体、淋球菌、支原体以及阴道菌群中的某些细菌。
宫腔操作史: 如人工流产、诊刮等可能破坏内膜屏障,引入感染。
宫内节育器(IUD): 尤其是带尾丝的IUD,可能成为细菌上行感染的通道。
合并其他盆腔炎症。
三、 CE如何影响生育?
CE主要通过以下机制干扰生殖过程:
改变子宫内膜容受性: 慢性炎症干扰了着床窗口期子宫内膜分子标志物(如整合素、白血病抑制因子等)的正常表达,使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度”下降。
损害胚胎着床: 炎症细胞及其释放的因子会产生毒性环境,影响胚胎发育和黏附。
干扰免疫平衡: 正常的母胎免疫耐受被打破,可能导致胚胎被母体免疫系统攻击。
临床关联: CE在不明原因不孕、反复试管婴儿种植失败和复发性流产人群中的检出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四、 诊断方法:寻找“沉默”的炎症
由于CE常无特异症状,诊断依赖于有意向的检查。
宫腔镜检查: 是重要的诊断工具。CE在宫腔镜下可表现为内膜充血、水肿、局灶性或弥漫性息肉样增生,或可见特征性的“草莓征”(白色中心点的充血点)。
子宫内膜活检病理学检查: 是诊断的金标准。通过获取少量内膜组织,特殊染色(如CD138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浆细胞的存在。
微生物培养与高通量测序: 对宫腔液或内膜组织进行检测,有助于明确潜在的病原体。
五、 治疗策略与预后
治疗目标是消除炎症,恢复内膜容受性。
抗生素治疗: 基于药敏试验或经验性广谱抗生素治疗,常用多西环素。疗程通常需要2-3周,以彻底清除病原体。
辅助治疗:
对于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者,可加用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短期口服,以抑制过度的炎症反应。
使用益生菌调节宫腔微环境也可能具有一定潜力。
疗效评估: 完成抗生素治疗后,建议在下一周期再次进行子宫内膜活检,以确认浆细胞是否转阴,即炎症是否消退。
结语: 慢性子宫内膜炎是一个隐匿的“生育力杀手”。对于存在特定生育困境的女性,应将其作为重要的排查方向。通过宫腔镜和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并接受足疗程的抗生素治疗,大多数CE可以治疗,从而为胚胎着床扫清障碍,显著 妊娠结局。
下一篇:
女性生殖道畸形的分类与生育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