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妇科疾病
全面解析妇科超声检查:时机、项目与意义
- 合肥长庚医院 时间:2025/11/25 编辑:合肥长庚医院
- 点击免费咨询
-
导语: 妇科超声是妇产科领域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影像学检查工具,被誉为医生的“第三只眼睛”。无论是常规体检、疾病诊断,还是孕期监护,都离不开它。然而,很多女性对何时该做超声、不同检查方式的区别以及报告单上的术语充满疑问。本文将为您全面解析妇科超声的方方面面。
一、妇科超声的两种主要途径
经腹部超声:
方法: 探头置于下腹部表面进行检查。
准备: 需要憋尿,使膀胱充盈,将肠管推开,成为良好的“声窗”,以便清晰显示子宫和附件。
优点: ,扫描范围广,适用于所有女性,尤其适合孕中晚期及较大盆腔包块。
缺点: 图像易受腹壁厚度及肠气干扰,对子宫内膜和卵巢细微结构的显示不如阴道超声清晰。
经阴道超声:
方法: 将高频探头置入阴道内,更接近子宫和卵巢。
准备: 需排空膀胱。
优点: 分辨率高,图像更清晰,对子宫内膜、卵泡、细小病灶的观察更 ,无需憋尿。
缺点: 对无性生活的女性、超出盆腔的大肿块不适用。
二、选择 检查时机:让结果更
妇科超声的结果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选择合适的时机能使检查价值 化。
常规妇科检查: 推荐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此时子宫内膜刚脱落,最薄,结构清晰,便于观察宫内有无息肉、粘膜下肌瘤等病变。卵巢处于卵泡期早期,基础状态稳定。
监测卵泡发育: 从月经第10-12天开始,需动态、多次监测,直至排卵。
评估黄体及盆腔情况: 在排卵后、月经前进行。
疑似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 在月经来潮前或经期检查,此时病灶可能更明显。
异常子宫出血: 任何时候出现出血均可检查,但需在病历中注明出血状态。
三、超声能“看”到什么?主要检查项目解读
子宫:
位置与大小: 前位、中位、后位均为正常。测量子宫长、宽、厚径。
肌层: 观察回声是否均匀,有无肌瘤(表现为结节状低或等回声)、子宫腺肌症(肌层增厚、回声不均、栅栏样声像)等。
子宫内膜: 测量厚度,观察形态和回声。厚度随月经周期变化:月经后最薄(约4-6mm),排卵前增厚(可达8-12mm),分泌期更厚。绝经后内膜应变薄(通常<5mm)。
宫腔: 有无息肉(呈高回声团)、粘膜下肌瘤、积液或残留物。
卵巢:
大小与形态: 观察卵巢体积,有无增大。
卵泡: 在生育期女性卵巢中,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卵泡。在排卵期,可见一个或多个优势卵泡(直径可达18-25mm)。
囊肿或实性包块: 区分生理性囊肿(滤泡囊肿、黄体囊肿)和病理性囊肿(巧克力囊肿、畸胎瘤、囊腺瘤等)。
盆腔:
检查有无盆腔积液(少量生理性,大量病理性)。
四、理性看待超声报告
不要“望文生义”: 报告描述的“回声不均”、“小囊肿”等不一定代表严重疾病,可能只是生理性变化。例如,排卵后的黄体囊肿、月经前稍厚的子宫内膜都是正常的。
动态观察优于单次结果: 对于可疑生理性的囊肿,医生常建议在下次月经后复查,看其是否消失。
超声是辅助工具: 超声结果必须由临床医生结合您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判断,切勿自行诊断。
结语: 妇科超声是一项安全、无辐射的宝贵技术。了解其检查方式和 时机,能帮助您更好地配合医生,获得最 的诊断信息,为女性健康保驾护航。
上一篇:
复发性流产的常见原因与系统评估流程
下一篇:
慢性盆腔痛的多重面孔:探寻背后的隐匿病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