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妇科疾病
黄体功能不全:影响胚胎着床的“隐形”因素
- 合肥长庚医院 时间:2025/11/13 编辑:合肥长庚医院
- 点击免费咨询
-
引言
在备孕的路上,优质的卵子、畅通的输卵管和健康的子宫固然重要,但一个常被忽视的环节——黄体功能,同样扮演着关键角色。黄体功能不全(LPD)是指排卵后黄体发育不良、过早衰退,导致孕激素分泌不足。这会使得“土壤”(子宫内膜)准备不充分,从而阻碍“种子”(胚胎)的顺利着床与早期发育,是导致不孕和早期流产的“隐形”因素之一。
黄体的形成与生理作用
排卵后,卵泡壁的颗粒细胞和卵泡膜细胞在LH的作用下,转化为富含毛细血管的黄色细胞团,即黄体。
核心功能:分泌孕激素(孕酮) 和雌激素。
孕激素的作用:
转化子宫内膜:使增生期的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变得松软、富含营养,犹如为胚胎准备的“温暖厚实的床垫”,这是着床的必要条件。
降低子宫兴奋性:为胚胎提供一个“安静”的宫腔环境。
免疫调节:诱导母体产生免疫耐受,避免胚胎被排斥。
如果未孕,黄体在14天左右自行萎缩,月经来潮。若受孕,则继续分泌孕酮,支持早期妊娠,直至胎盘形成并接管此功能。
黄体功能不全的成因与影响
成因:
卵泡期发育不良:这是根本原因。质量不佳的卵泡形成的黄体本身功能就弱。
LH脉冲分泌不足: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无法给予黄体足够的支持。
高泌乳素血症等内分泌疾病。
对生育的影响:
着床失败:内膜“床垫”未准备好,胚胎无法植入。
生化妊娠或早期流产:即使着床,因后续孕酮支持不足,胚胎也易发生停育。
不孕:难以建立成功的妊娠。
如何诊断黄体功能不全?
LPD的诊断尚无单一的金标准,需综合判断:
月经周期缩短:黄体期<11天(从排卵到下次月经来潮)。
基础体温(BBT)监测:黄体期体温上升缓慢、幅度低(<0.3°C)、或持续时间短、波动大。
黄体中期孕酮测定:在排卵后第7天(或下次月经前7天)左右抽血,孕酮水平偏低。但因孕酮呈脉冲式分泌,单次测量可能存在误差。
子宫内膜活检:传统方法,在月经来潮前1-3天取内膜,若病理提示内膜发育较实际周期日落后≥2天,则支持诊断。因有创现已少用。
超声监测:结合排卵监测,观察内膜厚度、形态及回声,间接评估。
治疗策略:补充孕激素与 卵泡质量
治疗目标是为胚胎着床和早期发育提供充足的孕激素支持。
补充孕激素(黄体支持):
时机:通常在排卵后或胚胎移植后开始。
药物与途径:
地屈孕酮:选择性高,副作用小。
微粒化黄体酮:有口服、阴道凝胶/栓剂、针剂等多种剂型。阴道用药可使子宫局部药物浓度高,且全身副作用少。
黄体酮针剂:传统 ,但需肌肉注射,不便且可能引起局部硬结。
持续时间:若确认妊娠,需持续用药至孕8-10周,待胎盘功能逐渐建立后再停药。
促进卵泡发育,从 :
对于卵泡发育不良者,可在卵泡期使用氯米芬或来曲唑等药物促排卵,以期获得更优质的卵泡和随之而来的更强健的黄体。
使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在排卵后支持黄体,模拟LH的作用。
治疗原发病:如存在高泌乳素血症,需用溴隐亭等药物降低泌乳素。
结论
黄体功能不全是隐藏在规律月经背后的生育障碍。对于存在不明原因不孕、反复种植失败或早期流产的女性,评估黄体功能是一个重要的方向。通过科学的诊断和以孕激素补充为核心的治疗,可以 弥补这一“隐形”缺陷,为胚胎的成功着床与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显著提高临床妊娠率。
下一篇:
女性生殖道畸形的分类、诊断与生育策略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