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妇科疾病
子宫腺肌症:进行性痛经与月经过多的根源
- 合肥长庚医院 时间:2025/11/19 编辑:合肥长庚医院
- 点击免费咨询
-
导语: 子宫腺肌症,被誉为“内在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生长所引发的一种良性疾病。它虽非恶性肿瘤,但其导致的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月经过多和不孕,严重影响着女性的身心健康。
一、 什么是子宫腺肌症?
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应位于子宫腔表面。而在腺肌症中,子宫内膜“跑”到了子宫肌层中异位生长。这些异位的内膜组织同样受卵巢激素的调节,发生周期性出血,但血液无法排出,积聚在肌层内,刺激周围肌肉组织增生、纤维化,导致子宫均匀性增大、变硬。
二、 临床表现与疾病特点
进行性加重的痛经: 这是最典型的症状。疼痛程度随月经次数增加而逐年加剧,常需强效止痛药方能缓解。
月经过多、经期延长: 子宫增大导致宫腔面积增加;同时子宫肌层收缩不良,导致止血困难。长期可致贫血。
不孕: 异位的内膜病灶改变了子宫内的环境,影响受精卵着床;同时常合并盆腔粘连和免疫功能异常。
妇科检查体征: 子宫呈球形均匀性增大,质地较硬,可有压痛,尤其在经期。
三、 诊断方法:影像学与血清学
妇科B超: 是可选且最常用的方法。典型表现为:
子宫增大,形态饱满。
子宫肌层回声不均,可见栅栏样或放射状声影。
前后壁肌层不对称增厚。
磁共振(MRI): 能更清晰地显示病灶的位置和范围,是诊断的金标准,尤其适用于B超不典型或需与子宫肌瘤鉴别的病例。
血清CA125测定: 部分患者CA125水平可轻度升高,但其特异性和敏感性不高,不能作为独立诊断依据,可用于辅助诊断和监测治疗效果。
四、 个体化治疗策略
治疗需根据患者症状、年龄和生育需求进行个体化选择。
药物治疗——缓解症状
目的: 抑制卵巢功能,造成“假孕”或“假绝经”状态,使异位内膜萎缩。
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 如布洛芬,用于缓解痛经。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 能局部、持续释放孕激素,显著减少月经量、缓解痛经,是暂无生育要求患者的 方案。
GnRH-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可暂时性闭经,使子宫缩小,用于术前预处理或围绝经期患者的过渡治疗。
地诺孕素: 新型孕激素,对缓解腺肌症疼痛效果良好。
手术治疗
子宫切除术: 是根治性方法。适用于症状严重、无生育要求、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
病灶切除术(腺肌症病灶挖除术): 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患者。但病灶与正常组织界限不清,手术难以切净,术后复发率高。
介入与 治疗
高强度聚焦超声(海扶刀): 一种 治疗,通过超声波聚焦产生热量“烫死”病灶组织。
子宫动脉栓塞术: 通过阻断病灶血供使其坏死、萎缩。以上两种方法均可能对后续生育有潜在影响,需慎重选择。
结语: 子宫腺肌症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病。面对它,女性无需绝望。通过与医生充分沟通,明确自己的核心诉求(是缓解疼痛、减少出血,还是实现生育),从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完全有可能 控制症状,提升生活质量,实现做母亲的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