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妇科疾病
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病因探析与规范诊疗
- 合肥长庚医院 时间:2025/11/20 编辑:合肥长庚医院
- 点击免费咨询
-
导语: 围绝经期是女性从生育期过渡到绝经期的阶段,由于卵巢功能波动性下降,排卵障碍,此期最易出现异常子宫出血(AUB)。面对“乱了套”的月经,首要任务是探明背后原因,区分是功能失调还是器质性疾病,尤其是排除恶性肿瘤的风险。
一、 围绝经期AUB的常见病因
根据国际规范,AUB病因可按PALM-COEIN系统分类。围绝经期高发的病因包括:
排卵障碍(AUB-O): 是最常见的原因。卵巢功能衰退,排卵稀发或不排卵,导致孕激素缺乏,子宫内膜在单一雌激素作用下持续增生,发生突破性出血或脱落不全,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经量过多。
子宫内膜息肉(AUB-P)。
子宫腺肌病(AUB-A)。
子宫肌瘤(AUB-L), 特别是黏膜下肌瘤。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恶变(AUB-M): 这是围绝经期AUB需要高度警惕和排除的病因。长期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暴露,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
医源性(AUB-I) 如使用抗凝药物。
未分类(AUB-N) 如动静脉畸形。
二、 诊断流程:步步为营,排除法为先
面对围绝经期AUB,医生的诊断思路非常严谨:
详尽病史采集: 了解出血模式、用药史、家族史(如肿瘤史)。
全身检查及妇科检查: 排除全身性疾病及阴道、宫颈明显出血灶。
辅助检查:
血常规: 评估贫血程度。
凝血功能: 排除血液系统疾病。
血hCG: 排除妊娠相关出血,即使自称已停经。
性激素六项、甲状腺功能: 辅助判断内分泌状态。
盆腔B超(经阴道 ): 首要的影像学检查。测量子宫内膜厚度、观察其均匀度,筛查有无息肉、肌瘤、巧囊等。
组织学检查——诊断的“金标准”:
适应证: 年龄>45岁、长期月经紊乱、B超提示子宫内膜增厚(如>4-5mm/绝经后,或>12-16mm/绝经前且持续存在)或不均质、药物治疗无效。
方法:
子宫内膜活检: 门诊进行,用细管抽取内膜组织。
诊断性刮宫: 分段诊刮可同时了解宫颈管和宫腔情况。
宫腔镜检查及活检: 最 择。可在直视下观察宫腔,精准定位并切除息肉、取可疑组织送检,避免漏诊。
三、 个体化治疗策略
治疗需根据病因、症状严重程度、患者年龄及生育意愿(通常无)来制定。
药物治疗:
止血: 对于急性大出血,可采用大剂量 孕激素或刮宫术快速止血。
调整周期、保护内膜:
孕激素后半周期疗法: 适用于AUB-O,模拟生理周期,诱导规律性撤退性出血,对抗雌激素,保护内膜。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 能极好地控制月经过多,并 预防子宫内膜增生,是围绝经期AUB的优良选择。
口服避孕药: 适用于无禁忌证的围绝经早期女性,可规律月经。
手术治疗:
宫腔镜手术: 用于切除息肉、黏膜下肌瘤,处理子宫内膜增生。
子宫内膜切除术: 用于药物无效、无生育要求、不愿切除子宫的良性疾病所致月经过多。
子宫切除术: 对于症状严重、多种治疗无效、已完成生育、或病理提示不典型增生/癌变的患者,是根治性方案。
结语: 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是一个明确的医疗信号,绝不能等闲视之。遵循规范的诊断路径,首要任务是排除器质性疾病尤其是子宫内膜恶变,是保护安全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根据具体病因采取药物或手术干预,能够 控制出血、规律月经,并预防远期风险,帮助女性平稳度过这一特殊时期。
上一篇: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治疗选择与长期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