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妇科疾病
妇科恶性肿瘤幸存者的骨质疏松防治
- 合肥长庚医院 时间:2025/11/21 编辑:合肥长庚医院
- 点击免费咨询
-
导语: 在妇科恶性肿瘤的长期管理中,骨骼健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议题。治疗(如卵巢切除、化疗、激素剥夺治疗)所导致的雌激素水平骤降,会引发骨量的快速流失,使幸存者面临显著的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主动筛查与积极干预,是保护其长远生活质量的关键。
一、 骨质疏松风险增高的机制
医源性卵巢功能衰竭:
双侧卵巢切除术、盆腔放疗、某些化疗药物,直接导致雌激素“断崖式”下跌,失去其对破骨细胞的抑制作用,骨吸收大于骨形成。
激素剥夺治疗:
如乳腺癌术后使用的芳香化酶抑制剂,能大幅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是导致骨量流失的强风险因素。
其他因素:
化疗相关的食欲不振、活动减少,可能导致维生素D和钙摄入不足。
二、 风险评估与筛查策略
高危人群: 所有因妇科肿瘤治疗导致提前绝经或正在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的患者。
筛查方法:
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 是诊断骨质疏松和评估骨折风险的“金标准”。
筛查时机: 应在治疗开始或提前绝经时进行基线骨密度检查,并根据风险状况定期复查。
三、 综合防治策略
基础措施:适用于所有患者
钙与维生素D补充:
钙: 每日元素钙推荐摄入量为1000-1200mg。优先通过饮食(奶制品、豆制品、深绿色蔬菜)补充,不足时服用钙剂。
维生素D: 每日800-1000 IU,对于促进钙吸收、维持肌力、预防跌倒至关重要。
健康生活方式:
负重运动: 如快走、慢跑、跳舞,每周至少150分钟。
抗阻训练: 每周2次,增强肌肉力量和骨骼负荷。
均衡营养、戒烟限酒、预防跌倒。
药物治疗:适用于骨量减少( osteopenia )伴高危因素或已确诊骨质疏松者
双膦酸盐类: 如口服阿仑膦酸钠或静脉注射唑来膦酸,是一线选择。能 抑制骨吸收,降低骨折风险。
RANKL抑制剂: 如地舒单抗,皮下注射,每6个月一次,强效抑制破骨细胞。
对于特定患者: 若为非雌激素依赖性肿瘤,且GSM症状严重,可评估后考虑绝经激素治疗的获益与风险。
结语: 战胜癌症是生命的胜利,而守护骨骼健康则是维系这份胜利成果的重要支柱。妇科肿瘤幸存者应将骨密度监测纳入终身随访的必备项目,像关注肿瘤复发一样关注自己的骨骼。通过基础补充、生活方式干预和必要的药物治疗,完全能够 对抗治疗带来的骨流失,预防骨折,拥抱一个既长寿又高质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