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妇科疾病
围绝经期与绝经激素治疗(MHT):机遇与风险的平衡之道
- 合肥长庚医院 时间:2025/11/17 编辑:合肥长庚医院
- 点击免费咨询
-
导语: 围绝经期是女性从生育期过渡到绝经期的一段漫长岁月,是生命进程中一个自然的生理阶段。伴随着卵巢功能的衰退和雌激素水平的波动与下降,女性身体会出现一系列变化。绝经激素治疗(MHT,原名HRT)是缓解相关症状的 方法,但如何科学认识其利弊并合理应用,是每位女性都应了解的课题。
一、 认识围绝经期与绝经
围绝经期: 指从出现与卵巢功能下降相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开始,直至最后一次月经后一年。此期长短不一,可持续数年至十年。
绝经: 指女性生命中最后一次月经,回顾性诊断需停经12个月以上。
二、 围绝经期的常见症状
近期症状:
月经紊乱: 周期不规则、经量忽多忽少。
血管舒缩症状: 典型的潮热、盗汗,突然发生,反复出现。
自主神经失调症状: 心悸、眩晕、头痛、失眠。
精神神经症状: 情绪易激动、焦虑、多疑、情绪低落、记忆力减退。
中远期症状:
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 阴道干涩、性交痛、反复阴道炎、尿频、尿急。
骨质疏松: 雌激素缺乏导致骨量快速丢失,增加骨折风险。
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增加。
心血管疾病风险上升: 绝经后女性冠心病发病率显著增加。
三、 什么是绝经激素治疗(MHT)?
MHT是通过补充外源性激素,以弥补卵巢功能衰竭导致的激素不足,从而缓解上述症状,并预防中远期健康问题的一种医疗措施。
四、 MHT的利与弊
(一) MHT的益处(适应证)
缓解绝经相关症状: 特别是潮热盗汗,是MHT最显著的疗效。
治疗泌尿生殖道萎缩: 局部使用低剂量雌激素效果良好。
预防骨质疏松和骨折: 是MHT的重要指征之一。
可能降低结直肠癌风险。
(二) MHT的风险与禁忌证
禁忌证:
已知或怀疑妊娠。
原因不明的阴道流血。
已知或怀疑患有乳腺癌。
已知或怀疑患有性激素依赖性恶性肿瘤。
最近6个月内患有活动性静脉或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严重肝肾功能障碍。
相对禁忌证及风险:
乳腺癌风险: 这是最受关注的风险。研究表明,长期(>5年)联合应用雌孕激素,可能略微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但风险在停用后会逐渐下降。
血栓风险: 口服MHT可能增加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
脑卒中风险: 年龄较大(>60岁)的女性开始MHT,可能轻度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
五、 科学应用MHT的“窗口期”与原则
“窗口期”理论: 指绝经10年以内或年龄小于60岁的女性开始MHT,益处最多,风险 。此时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潜力,而一旦超过此期,动脉粥样硬化已形成,再用MHT则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
应用原则:
个体化: 根据症状、预防需求、个人史和家族史风险,选择药物、剂量和方案。
剂量: 使用能缓解症状的 剂量。
定期评估: 开始治疗后需在1-3个月内复诊,之后每年至少评估一次,权衡利弊,决定是否继续。
结语: MHT是一把“双刃剑”,但对于大多数有明确适应症、处于“窗口期”的健康女性而言,其获益远大于风险。关键在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后,启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坚持定期随访,从而实现生活质量的提升和长期健康的维护。
上一篇:
子宫内膜异位症:困扰女性的“良性癌症”






